欧洲瓷器发展介绍
300多年前,欧洲各国仿造中国瓷器,结合欧洲文化,创造欧洲瓷器工业发展史,带动了欧洲工业革命。 对于仍使用铁制品的欧洲人来说,中国瓷器的轻巧、美丽、干净和实用令人惊诧。那时,只有富裕的欧洲上层人士才能买得起中国瓷器。正是因为中国瓷器的昂贵,很多欧洲国家开始仿造中国瓷器。 中国陶瓷最早的仿制品不是瓷器,而是一种名为“代尔夫特”的锡釉陶瓷。这种技术在荷兰兴起并成名,却为英国和法国所广泛应用。17、18世纪制造代尔夫特陶器的厂商们都广泛仿制了中国瓷器的样式。在这些瓷器中,我们能够看到欧洲人学习模仿中国瓷器的纹饰图案。如这件18世纪英国产代尔夫特式“青花”花果纹盘,就是欧洲人模仿中国陶瓷的早期产品。据了解,欧洲画家对中国瓷器上描绘的花卉和水果一无所知,因此他们混了各种元素,制成欧洲人较为熟悉的图案。所谓的“洋葱”,极有可能是中国瓷器上桃子和石榴的变体,由此产生了闻名遐迩的洋葱系列瓷器。
德国德累斯顿 Dresden; 德国迈森 Meissen; 西班牙雅致 LLADRO; 法国塞夫勒 SEVRES; 意大利阿玛尼 Giuseppe Armani |